您的位置: 法学院 >> 学术动态 >> 正文
您的位置: 法学院 >> 学术动态 >> 正文

入学教育(3)| 追慕先贤,探寻源头:永兴集团yx5978学子赴时务学堂故址参访

时间:2023-09-18 浏览量:


DC74B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学院历史、实地考察近代法学教育的源头、追慕法政先贤, 2023年9月15日,永兴集团yx5978副院长蒋海松带领新一批转专业同学实地造访时务学堂旧址。时务学堂不但是永兴集团yx5978的前身,是近代湖南法政教育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法学教育的先驱之一。

时务学堂虽设在湖南,却以诺大中国为舞台,走出了无数风云会际之时的风流人物。在实地考察中,蒋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时务学堂是近代法政教育变革的开端之一,并不仅仅在于其创办时间之早,也因为其法政教育宗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影响等各方面的开拓性贡献,如时务学堂的“公法学”课程影响了后世高等学府法科课程建制,其授课内容广涉中西方法政知识。


898C7


时务学堂的旧址位于今天的长沙市三贵街,毗邻著名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时务学堂旧址现为原湖南省文史馆名誉馆长陈云章先生后人的住宅,位于中山西路进去不深的三贵街口。湖大校友、著名社会活动家陈云章为纪念其父——著名学者、曾任湖南大学文学系主任陈天倪,将该宅命名为“天倪庐”。陈宅占地一亩,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建于1946年。此地为原时务学堂的一部分,大概是原时务学堂面积的八分之一。故址第三代传人陈家书先生亦为湖南大学校友。蒋老师特别讲到,陈家三代均为湖南大学校友,故址传承是家史,是校史,也是国史,是文化史。


19E8B


可能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如此一个传奇之地却处于闹市中,真可谓“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中,一个爬满了藤蔓的老式建筑却并不突兀,反而是给闹市带来了一丝宁静。走入学堂,所处可见的便是苍翠的绿色,荡涤了喧嚣,给这座古老的建筑带来了新的活力。


9E4E6


故址志愿者刘力老师热心为同学们担任解说员。“天倪庐”进门右侧是“时务学堂旧址陈列馆”,馆内陈列着时务学堂的沿革历史与杰出师生的事迹。步入时务学堂陈列室,扑面而来的便是无边震撼。谭嗣同,蔡锷,黄遵宪,一个个在近代史上留下印记的名字,原来他们与这湖南第一所新式学堂竟有着如此渊源。时务学堂当时的老师方阵堪称“教授天团”。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李维格任西文总教习。李维格曾留学英国,后协助盛宣怀办理洋务,后专力经营汉阳铁厂与汉冶萍煤铁矿公司,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先驱之一。中文分教习为韩文举、叶觉迈、欧榘甲、唐才常;西文分教习为王史、许应垣;数学教习许奎垣;舆地分教习邹代钧;体操分教习杨福严。这些分教习也是一时之翘楚。



C89B3


黄遵宪所主张的“我手写我口”,将轮船等新事物入诗,造成了文坛巨大轰动和观念空前变革,直接影响了主席名句“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身为老师的谭嗣同更是以己血唤醒国人,炸出了维新的最后一道惊雷。学生蔡锷青出于蓝,战功赫赫,几乎以一己之力将中国从复辟的深渊中拉出,功绩彪炳史册。时务学堂“以政学为本”的理念更是推动了中国近代法学著作的翻译与发展,“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正如毛主席所说:“时务以短促的寿命,却培养若干勇敢有为的青年。”



69637


同学们随着蒋海松老师的步伐,在一块写着“时务学堂故址”的石碑前站定。这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石碑,铭刻有梁启超先生亲笔所题笔墨。据说梁启超先生在离开时务学堂多年后重返故地,在此处情难自已,挥笔写就。梁启超1922年回湘参观学堂旧址时手书的“时务学堂旧址”嵌在其中,时务学堂学生、曾任梁启超秘书、李淑一之父李肖聃的题记紧挨其后,李况松的跋,陈云章的补记也都依次排列,四块碑石连成一排。梁启超题词幸运地由陈云章先生收藏,几经周折, 幸未被文夕大火和战争的烽火所毁,后由陈云章先生捐给母校湖南大学,一直传承至今。


F56BC


随后来到天倪庐,此处作为陈云章先生为父亲陈天倪供奉的家祠。随着讲解员的娓娓道来,大家不禁为陈天倪先生的道德文章和陈云章先生实业救国的理想所打动。在七贤诗廊,配合着蒋老师的补充材料,更加验证了一个经典论断,“中国近代史是有迹可循的。”“有迹可循”是指在“救亡图存”的大背景下,救亡各派的领导人之间是相互认识的。这自然少不了时务学堂的牵线搭桥作用。由魏源的开眼看世界开始,到林则徐左宗棠湘江夜话,左宗棠又举荐谭嗣同之父谭继洵。时代的齿轮缓缓转动,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时务学堂上承洋务,下启革命。而陈家恰好与时代紧密相连,正是“时来天地皆同力”。而时务学堂中培养的唐才常、李炳寰等人,践行着“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誓言。



679B6


踱步进入思默堂,里面摆放着大量名人字画,无不体现着陈云章先生的高风亮节,让游览者击节叹赏。“地覆天翻人去也,风平浪静客归来”一联展现这云老处变不惊,不以物喜的淡泊风度。云老的一生跌宕起伏,但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时期,依然保持着文人的不屈脊梁。“不曲学以阿世,毋求生而害仁”一联由李锐先生所题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脊梁,对公平正义的坚守,不仅仅是法学院每个学生的准则,也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原则。


6B2DF


875CA


“纳于大麓,藏之名山。”如今时务学堂“大隐隐于市”,在繁华的闹市中,以其独有的古朴厚重,展示着湖湘文化的灿烂与辉煌,也激励着湖大法学院学子以“惟楚有才”为己任,为“于斯为盛”而担当。

法学是凝结的历史。正如西塞罗所说“历史是时代的见证,真理的火炬,记忆的生命,真理的老师和古人的使者!”同学们通过实地探访,更加丰富了历史视野,坚定了法治信仰,受益匪浅。

附:同学们参访日志选录


80C60


9BC2C


永兴集团yx5978 - 永兴集团官网进入网址 版权所有©2019年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2号
邮编:410082   电话:0731-88821963